会议报告

内蒙古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及人口经济暴露度研究
编号:145 稿件编号:147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1-09-28 09:12:40 浏览:589次 墙报交流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议:[暂无会议] »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1961-2015年观测的和1961-2050年区域气候模式CCLM模拟的逐日降水格点降水数据,采用强度-面积-持续时间(IAD)方法,识别并分析内蒙古过去和未来不同持续时间尺度(1、3、5、7d)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相对强度、影响面积和最强中心的变化特征,并基于历次事件的影响面积,在评估CCLM模式对内蒙古极端降水模拟能力的基础上,建立RCPs-SSPs组合情景,定量评估内蒙古过去和未来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人口和GDP暴露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5年,极端降水事件相对强度最大和影响面积最大的主要发生时段分别为2005年以后和1975-1996年。1天和持续3、5、7天极端降水事件的最大相对强度分别为41.5、12.1、7.4和5.4,最大影响面积分别为68.1万km2、77.1万km2、69.1万km2和79.2万km2。(2)1961-2015年,内蒙古极端降水事件的最强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其中单日极端降水事件最强中心主要在呼伦贝尔市西部、通辽市西北部和呼和浩特市西部,而持续多日的极端降水事件最强中心主要在赤峰市西部和南部,以及呼伦贝尔市东南部等地。(3)1961-2015年,暴露在极端降水事件影响区域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呈略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3277人和11万元。年际变化上,均表现为先减少再增加,在2000年以后又呈减少的态势。(4)三种RCP情景下,2020-2050年内蒙古大部分强度和影响面积最大的极端降水事件分别发生在2035年以后和2030—2040年。其中格点最大相对强度可达到30.2,最大影响面积达到59万km2。RCP4.5情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极端性较其他两个情景提前,且事件强度更大。(5)三种RCP情景下, 2020-2050年内蒙古不同时间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最强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大兴安岭地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乌兰察布市。其中单日极端降水最强事件主要位于大兴安岭地区,而大部分持续多日的事件多发生在赤峰市,尤其是RCP8.5情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相对集中。(6)在RCPs-SSPs组合情景下,2020-2050年内蒙古极端降水事件影响的人口和GDP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其中在RCP2.6-SSP4情景下人口减幅最大,平均每10年可能减少约4万人/天,在RCP4.5-SSP5组合情景下GDP增幅最大,平均每10年可能增加约2501万元/天。
关键字
区域性极端降水,区域气候模式CCLM,IAD方法,暴露度,预估
报告人
孟玉婧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稿件作者
孟玉婧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白美兰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冯晓晶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董祝雷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刘诗梦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中国气象学会(会务)

联 系 人:赖冰冰

联系电话:010-68407542

 

技术支持

联系人:高迪

联系电话:18062034723

 

 

注册参会 提交论文